我選的國際學校到底適合嗎?如何選擇國際班?
時間:2020-11-04
來源:朗思教育
作者:小顧老師

Amanda,理科薄弱,口語好,喜歡藝術
很多人以為,來了國際部,就可以躲避高考的壓迫,從學習7門功課,過渡到只需要學好英語這一件事。但是,開學一個月以后,Amanda發現并不是這樣,該學的學科一樣不少,這剛高一,就開了數學、物理這類讓她頭大的課,還是全英文的教材。“這在初中連中文版都沒學明白的,怎么再見面就變英文了?”而且,除了學科之外,每天下午放學后,還要參加各種社團,等著她的還有背景提升,競賽,作品集等等一系列占據休息時間的課程。
“早知道這樣,我都想回去高考了”
給Amanda的建議:
1、實在不適應,及時轉回公立學校
2、努力融入,利用周末補習校內科目
3、提前準備,早規劃提前學習標化,為下學期做準備
收手機這個問題確實是難倒大多數的學生和家長,經常聽到家長抱怨,每天飯都可以不吃,但手機不能不拿。所以有些學校為了解決這樣的難題,白天上課強制把手機收上來,放在專門的置物架里,這樣才能安心聽講。但是下有對策,聰明的學生會準備兩個手機,上交一個,自留一個,毫不耽誤。但這時候有些學生心理不平衡了,憑什么就欺負沒有兩個手機的老實人呢?然后開始怨家長,怨學校,怨天怨地,除了自己。開始鬧著轉學。
可是,換了學校就真的好了嗎?“想去個自由公平的學校,這樣的環境我沒法兒待”
給Sam的建議:
1、先內歸因,找到自己不適應的根本原因
2、如果確實沒法融入,及時聯系其他學校,但要承擔再次不適合的風險
3、給自己一個學期適應,加強標化和課內的學習,贏在起點才能擁有選擇的權利

因為特別喜歡小動物,Nikky曾經立志要去康奈爾學獸醫。但閱讀一直比較薄弱,害怕自己以后看不懂教材,耽誤了自己救治小動物的偉大使命,所以在選擇國際高中的時候,報了IB項目,盼望著通過三年的磨練,最終實現英語閱讀的飛躍。但是開學一個月下來,壓力山大。不但讀不懂這深奧的課本,原本還比較感興趣的學科現在是越來越糊涂。同時身邊的同學,很多已經有了托福90+,閱讀都不低于25,這個時候開始著急了。
“要不我轉到AP吧,多學一些理科,不用死磕論文了,實在不行AL也看著不錯啊“
給Nikky的建議:
1、 找到閱讀不好的根本原因,往往都是詞匯和語法
2、了解AP和AL的課程設置,是否真能適應
3、學習是根本,盡快開始追趕標化和學科
總結一下,這里杭州國際學校小顧老師給出幾個共通的看法:
第一、不要盲目轉校
焦慮都是大家共有的,剛適應一個月,難免想糾結一下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這個時候需要尊重孩子的意見,但不要盲目沖動,應該開個家庭會議,把利弊分析出來,找出不適應的根本原因,比如有些同學因為收手機管理嚴格就想換學校逃避現實,這樣的理由就不足以支撐作出轉校的選擇。
第二、主動溝通校方
學生和校方需要一段適應期。在剛開始動搖的時候,一定主動多和學校溝通,往往能夠發現和規避更多的問題。就像有些同學課內有聽不懂的地方,下課去找老師及時詢問,很多時候老師會看學生的學習態度,比如真多看不懂題,但她標記出來了生詞,或者隨堂小測能夠說出自己不明白的具體知識點,這些都能成為態度上的加分項。所以溝通在任何時候都是最有用的。
第三、利用假期搶跑
如果實在沒有選擇或改變的可能,或者說沒有更好的選擇,那就踏實接受現狀,從現在開始琢磨怎么搶回暑假/寒假的時間。利用十一假期,提前學習托福等標化考試,同時梳理校內學科,為馬上迎來的期中考試做準備。這也是個扳回一局的最佳選擇。

很多國際學校的同學感進入國際學校的時候,都在糾結自己是否真的能夠適應目前的學校和課程體系,如果大家在剛進入的時候,且不可盲目的調整當前的學習規劃方向和決定,因為當前只是大家剛接觸新的環境,很多在后期都有不確定性。如果大家在學習當中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咨詢我們杭州國際學校小顧老師進行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