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校學生為什么要參加國際競賽?
時間:2024-06-22
來源:網絡
作者:未知
對于想要申請美國TOP30,或者英國G5院校的同學們,除了常規的學科成績之外,國際競賽、研學等等背景方面的學術軟實力,也成為大家比拼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但是對于很多非國際高中在讀的同學來說,并不太清楚國際競賽有哪些?自己適合參加那些國際競賽!
很多家長目前對于競賽是處于觀望的一種狀態,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適不適合參加競賽?參加競賽會不會耽誤學業?
判斷標準有3個:
1.學有余力:已有基礎標化分數,有時間和精力
2.興趣濃厚:對某一學科或競賽抱有熱情
3.能力突出:在某一學科具備非常突出的能力
要注意,進入名校的首要基礎條件是保證足夠的GPA,如果在GPA成績一般的情況下,學習與競賽兩手抓很容易竹籃打水一場空,兩者都沒有取得很好成績。所以競賽更適合有時間和精力的學生參加。
如何選擇高含金量競賽?
判斷競賽含金量的標準主要看三個方面,獲獎比例、選手分布、競賽級別。
獲獎比例
過高的獲獎比例下基本不會有高含金量的賽事,通常高級別獎項比例都在1%左右,比如AMC的DHR,HiMCM的Outstanding等等。
選手分布
通常情況下,參賽人數如果越分散,那說明比賽影響力就越大,含金量隨之更高,國際級到國家級到省級然后市級,像大家比較熟悉的學科奧賽,到最高級別就是IMO/IChO/IPhO。
競賽級別
有對應大學生級別賽事的國際競賽會更系統,比賽難度更有層次,含金量也往往是一流,比如HiMCM(對應MCM/ICM)、USACO(對應ACM ICPC)。
除了以上幾點,其實競賽舉辦方和賽事評委的名望也對賽事含金量有一定的影響。在選擇競賽時,也要根據以上標準擦亮眼睛找適合競賽。
初中階段 — 難度較低、容易獲獎
主要就是探索興趣,由淺入深地參加級別相對比較低的競賽。在7-9年級,我們可選擇難度較低、容易獲獎的競賽,包括AMC8、Brain Bee、Physics Bowl Div 1和科創大賽等,培養學科興趣。
高中階段 — 難度高、含金量高
樹立比賽階段目標,配合社團及比賽培訓,積累經驗;提高參賽數量,多參加有含金量的比賽,從中總結經驗教訓;實力水平到位,挑戰更高級別的比賽,提高比賽本身的含金量。如丘成桐獎、AMC10/12、BPHO、HiMCM、AIME等競賽,直接助力申請。
優質競賽推薦
以下是一些含金量比較高的國際賽事,以科目作為分類,以供同學們參考:
數學類:
美國數學競賽——AMC
英國奧林匹克數學競賽——UKMT
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IMO
普林斯頓數學競賽——PUMaC
哈佛MIT數學競賽——HMMT
杜克大學數學競賽——DMM
全球計算與數學建模競賽——AoCMM
美國高中生建模比賽——HiMCM
美國大學生建模比賽——ICM/MCM
丘成桐數學大賽——Shing-Tung Yau High School Mathmatics Awards
加拿大數學競賽——CMO
滑鐵盧系列數學競賽——Waterloo
袋鼠數學競賽——Math Kangaroo
物理類:
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競賽——PUPC
英國奧林匹克物理競賽——BPhO
美國物理碗——Physical Bowl
加拿大物理競賽——CAP
滑鐵盧系列物理競賽——SIN
化學類:
國際奧林匹克化學競賽——IChO
英國奧林匹克化學競賽——UKCHO
加拿大奧林匹克化學競賽——CCC&CCO
美國奧林匹克化學競賽——USNCO
生物類:
國際奧林匹克生物競賽——IBO
英國奧林匹克生物競賽——BBO
美國奧林匹克生物競賽——USABO
國際基因工程機器競賽——iGEM
國際腦神經科學大賽——International Brain Bee
丘成桐中學科學獎
計算機、機器人類:
國際奧林匹克信息學競賽——IOI
國際奧林匹克機器競賽——IRO
FRC機器人競賽——First Robotics Competition
VEX機器人競賽——VEX Robotics Competition
Botball國際機器人大賽
人文社科類:
國際奧林匹克語言學競賽——IOL
中國高中生美式英語辯論聯盟——NHSDLC
全美演講與辯論聯賽——NSDA
商科類:
全美高中生商業挑戰賽——DECA
NEC全美經濟學挑戰——NEC
美國未來商業領袖FBLA
鉆石挑戰賽——Diamond Challenge
其中,下半年最受關注的競賽是:
美國數學競賽AMC10/12
英國數學競賽UKMT BMO
英國物理奧賽BPhO Round1
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競賽PUPC
NEC全美經濟學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