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CIE:商學經濟寫作考試注意事項
時間:2022-05-03
來源:網絡
作者:網絡
2022年劍橋CAIE上半年的商科和經濟這樣偏寫作的考試就要開始了。針對很多同學考試當中常見的答題問題,我們從網上給大家整理了一下商學經濟寫作考試注意事項,希望對備考的同學們有所幫助!
部分同學記憶的概念不準確或者混淆一些概念
部分同學在闡述概念時不能把一個概念說清楚。一個基本概念往往有2-3個關鍵的點。例一:商學中的定義sole trader, 課本上給我們的定義是When individuals runa business on their own they are known as “so traders’. Plumbers, decorators,window cleaners and hairdressers are often so traders. The people running thesebusiness work for themselves. In some cases, sole traders hire other people tohelp them out, but they are the owners and remain responsible for the overallbusiness and are actively involved in the running of it on a daily basis.從這么一段關于sole trader的定義中找出2-3個點還是比較容易的,但同學們往往死記硬背,并不是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這個定義,所以考試的時候也許就忘記了其中重要的點。關于sole trader的定義,我們至少可以找出(1)individual run a business on their own(2) responsible for theoverall business (3) sole trader might hire other people (4) plumber, decorators might be sole trader.如果大家按點來看待定義,在考試中回答定義的2-3個點就不成問題。例二:商學中stakeholder和shareholder是不同的概念,由于這兩個單詞比較像,部分同學在學習中就混淆了兩個單詞,stakeholder包括很多群體,如employees, suppliers,customers等,也包括shareholder。Stakeholder中包含shareholder, 而且shareholder就是owner。例三:經濟中的merit good和normal goods是容易混淆的概念,有些同學們可能會自己認為normal good就是merit goods, 而我們在理解這兩個定義時要先按照課文中的定義弄清楚,normalgoods對應inferior goods, merit goods對應demerit goods,它們是不同分類的概念,如果我們要解釋它們的關系,也只能是不確定的關系。比如說normal goods可能是merit goods。因為大家在平時學商學和經濟學時往往沒有注意對每個概念的準確理解以及相似概念的辨析,在考試中表現為解釋概念的混淆或不能完整的解釋一個概念。
部分同學不能有效審題
我們看到在很多的題目中部分學生所答非所問,洋洋灑灑寫了很多,但是沒有弄明白題目問什么。一般來說,主觀題目包括計算、簡答和論述。案例分析的題目大體上也是包括計算、簡答和論述,只是要放在案例的環境中來分析。不管在普通的問答題、還是案例分析中的問答題,理解題目所問是關鍵。比如:在經濟考試中問Discuss how business might attempt to change the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for their products and consider which approach islikely to be successful.很多學生并沒有理解題目問的關鍵點在與how to changePED,而不是PED是彈還是不彈。問的是方法,比如通過做廣告提高知名度,比如通過合并同類企業減少競爭企業數量等方法來改變PED,使其從彈到不彈。學生如果沒有理解這個意思,比如同學們使勁的說什么時候彈,什么時候不彈,就是所答非所問。比如在商學考試中,試卷問學生promotion mix,學生理解為marking mix; 試卷問firm的short-term sources of finance, 學生沒有看到short-term,寫成了long-term source of finance。以上的情況都是所答非所問。同學們應該知道如果論述題目寫了幾頁,沒有回答問題,仍然可以得0分。
部分同學的寫作沒有清晰的邏輯。
論述題目一般只給出題目的問題,并沒有對寫作格式提出明確要求。因此部分學生在完成論述題目寫作過程中表現為整篇論述沒有緊緊地圍繞問題來回答問題,沒有根據要回答的內容進行有效的分段。在每個段落中,又表現為羅列知識點為主,缺少有具有一定層次的分析。CAIE在mark scheme中沒有明確說文章的格式究竟應該是什么,但我們能夠理解論述性質的文章是開放的,因此只要言之有理,結構清晰都可以算好文。遵循一定的寫作邏輯又是寫好文章的必要條件,因此還是建議大家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把文章的層次和段落安排好。比如:在經濟考試中問Discuss the ways in which business might attempt to increase the PESof their products. Assess whether these attempts are likely to be successful.這是一個12分的題目,審題后大體的結構應該是第一段寫PES的定義和公式,第二段寫business提高PES的第一個方法,比如提高庫存。然后要分析為什么提高庫存能夠提高business的PES,接著最好舉個例子說明。第三段寫business提高PES的第二個方法,比如提高生產率。然后要分析為什么提高生產率能夠提高business的PES,接著舉個例子說明。第四段對這兩種方法進行evaluation,評價不同方法的使用條件,比如對于不同的產品而言,兩種方法各有優勢。最后給一個結論。再比如在商學考試中案例分析中讓同學們分析論述哪一種促銷方法更適合案例中的公司。建議同學們提出兩種促銷方法,盡可能的用原文中提到的促銷方法,如果原文中沒有提到具體促銷方法,則同學們需要自己提出促銷方法。然后分別說明這兩種促銷方法為什么對這家公司好。在分析過程中,要始終記得把你分析和文章內容結合起來。提到文章內容本身才代表你對案例的理解。分析需要結合案例,解釋原因,并有一定的分析深度。對于11分的案例分析的論述題目,學生最后還要對兩種促銷方法進行比較,說明那一種方法更適合在那個場景下。最后有個結論。
部分學生的書寫字跡較亂
部分學生全篇習作字跡潦草,部分學生是先整齊,后潦草。前面的字還是耐心寫的,后面也許是時間不夠了,也許是不耐煩了,字跡就很亂,也沒有格式了。盡管閱卷老師必須認真看完每份試卷,但這給閱卷老師理解造成了很大的障礙,在給分上容易吃虧,因為閱卷老師在讀了很久讀不到你的要表達的觀點,有時候也是很難判斷該給你相應的分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