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雅思寫作真題:為什么食物從遠方運來
時間:2021-08-11
來源:網絡
作者:無
本題是2011年12月3日的雅思原題重復。重復10年前的舊題,恐怕出乎各位雅思備考的同學的預料之外吧。其實,雅思考試是題庫命題,重復任何一年的考題可能都不意外。本題問:今天,食物從農場到用戶要運送很遠的距離(thousands of miles)。這是為什么?這是好還是壞?
雖然看到很多雅思寫作公眾號都說這個題目好寫,但老雅覺得,本題其實不太容易寫好。有個看起來還相當嚴肅的公眾號認為,本題很簡單。該公眾號給出的理由是:(1)運輸條件提高了;(2)保鮮技術提高了。
應該說,這兩個理由還是相關的,但是這兩個理由都是圍繞運送條件來說的,沒有涉及其他方面。如果我們問,即使運輸條件好,保鮮技術提高了,食物就一定會traval thousands of miles from farm to consumers嗎?
很明顯,本題里面還涉及用戶這個層面,即在全球化的時代,用戶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只消費本地生產的事物,而是愿意嘗試在千里之外的農場生產的食物。這個理由如果不說,估計在task response方面會吃虧不少。其實,我們只要想想“一騎紅塵妃子笑”的故事就明白了:如果貴妃不想吃荔枝,那荔枝怎么會從南國日行千里到長安呢?
同樣的公眾號,在討論這個趨勢是好還是壞時,認為這個趨勢是好的,原因是:(1)增加了人們的食物選擇;(2)促進了食物輸出國(或地區)的經濟。
同樣,這兩個理由與問題也很相關,但同樣漏掉了一個很關鍵的點,即消費遠方來的食品可能對本地食品業造成競爭壓力。當然,這種壓力可能從長遠看反而能促進本地食品業的發展。
2018年5月20日的考題是:我們該不該食用非本地生產的食品?仔細想想,這個題目其實和本次考題是有內在關聯的。
本題可以按照如下結構來寫:
1. Introduction: About two hundred years ago, people only had to eat food grown locally, but today food often travels thousands of miles from farms to the consumers.
2. Reasons: (1) 技術的改進,使這種travel變得很容易,雖然歷經千山萬水,食物依然很新鮮;(2)消費者對非本地食物的需求:全球化進程讓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相互了解,他們因此特別愿意嘗試其他國家地區的食物。【本段論證的時候可以用舉例的辦法】
3. benefit analysis: 我認為這種趨勢從總體上來說是好的。首先,這豐富了消費者的食物選擇;其次,雖然外來食品在短期內可能沖擊到本地食品業,但從長遠來,這種競爭反而會提升本地食品業的質量,從而為其帶來更大的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