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微觀經濟考試真題_考情分析,考試難度提高
時間:2021-05-18
來源:朗思教育
作者:顧老師
但與此同時,CB對于大題最后一至兩小問的難度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例如往年真題通常一整道題會考一個較為完整的知識點,但set1和set2的Q1都融合了不同的市場結構,可能會讓同學們在剛接觸時感到略微陌生和緊張。
與往年題目對比的點評
整體上來講,Q1與2018和2019的并無太大差距,問題基本圍繞monopoly的圖像展開,以及相關政策管制給市場帶來的變化。不過正如前文所寫,這次考試的題目安排上有一個較為明顯的改變就是在一道題目中融合了不同的市場結構和變化,例如set1Q1就是從壟斷變成了一個更加具有競爭性的結構,而set2Q1則是從單一壟斷變成了寡頭壟斷,考察了博弈論的內容(以往會單獨出一道題)那么這實際上是把FRQ的難度稍稍提高了一些,需要同學們找準題目中市場結構的變化。
兩套試卷的Q2在知識點考察上并無太大的特殊之處,但題目敘述比之前略微復雜一些,更加偏向情景描述,需要同學們從字里行間提取信息,仔細分析。set1Q2考到了企業在要素市場中雇傭勞動力的知識點,最后一問的變化則是當企業需要給員工購買保險時,員工工資的變化,較為新穎。set2Q2則是考察的外部性的圖像以及政策管制,也是需要從題干中提煉信息并分析。
Q3都可算是比較常規性的題目,與以往考題較為相似。set1Q3考察的是價格地板(價格下限)和市場變化,set2Q3則是邊際分析以及一道市場結構的辨析題,除最后一小問以往并未考到過,其余部分應該都在同學們的刷題范圍之內。
逐題分析
Set1:
Q1:(a)

分析:題目中說政府現在給了SkyRunner Airlines壟斷的權力,并且該企業有正向的經濟利潤,要求畫圖。首先標注橫軸為產量,縱軸為價格,由壟斷可得知企業的demand curve是向下傾斜的,并且MR低于demand;接著畫一條斜向上傾斜的MC,MC和MR的交點對應的橫軸量就是利潤最大化產量,從該產量對應到需求曲線上的點,該點的縱軸數值就是利潤最大化的價格。最后,在畫ATC曲線時需注意其與當前價格的關系,因為此時企業是有經濟利潤的,說明此時的價格高于ATC,而ATC又會被MC穿過最低點,明確這幾點之后畫圖,并標注(P-ATC)*Q,也就是價格和ATC之間的長方形面積就是經濟利潤。
Q1:(b)

分析:該政策是想通過設置價格天花板來消除全部的無謂損失,也就是讓P=MC,所以在demand和MC交點對應的橫軸數值就是Qc。
Q1:(c)

分析:當政府移除了SkyRunner的壟斷權之后,該企業正向的經濟利潤會吸引更多企業進入這個市場,市場的競爭性增強,而對于消費者來說,相近的替代品變得更多,所以整體上對于SkyRunner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變大,該企業利潤減少,市場的無謂損失減少。
Q2:(a)

考點:unit 5-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of labor (MRPL)
分析:根據大體我們可以得知當前這家企業的產品和要素市場均為完全競爭的結構,停車的市場價格,也就是產品價格是$10, 員工均衡工資為$100, 固定成本是$50。題目中給出了雇傭不同員工數的總產量,讓求第二個員工的MRP。MRP = price of product * 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題目中給出了price of product = $10, 而marginal product of the second labor可以從表格中計算得出,二者相乘即可。
Q2:(b)

考點:unit 5-hiring labor in a competitive market
分析:企業為了做到利潤最大化會在雇傭員工時盡量達到MRP = MFC,而完全競爭市場當中工資由市場決定MFC = wage,所以最優情況是MRP = wage,如果沒有完全相等的情況則停在最后一名員工的MRP>wage的地方,因為此時企業雇傭該員工還能賺取正向利潤,但如果MRP
Q2:(c)

分析:根據前一問可得知此時企業會雇傭4個勞動力,所以總收入TR = P * Q = 10*45 = $450, 而總成本TC = VC + FC = 4 * 100 + 50 = $450, 利潤等于TR-TC = $0。
Q3:(a)

分析:總收入TR = P * Q = 5 * 50 = $250.
Q3:(b)

分析:當政府設置$7的價格地板時,供給量是70,需求量時30,最終的成交量是30;無謂損失可以用(7-3)*(50-30)/2算出;而當政府購買全部多余產品時,生產者剩余是價格線之下,供給線之上圍起來的全部面積,用7*70/2可以算出。
Set2:
Q1:(a)

考點:unit 4-monopoly的圖像
分析:題目中說NCHart對某種藥物有壟斷的控制,并且該企業有正向的經濟利潤,要求畫圖。首先標注橫軸為產量,縱軸為價格,由壟斷可得知企業的demand curve是向下傾斜的,并且MR低于demand;接著畫一條斜向上傾斜的MC,MC和MR的交點對應的橫軸量就是利潤最大化產量,從該產量對應到需求曲線上的點,該點的縱軸數值就是利潤最大化的價格。最后,在畫ATC曲線時需注意其與當前價格的關系,因為此時企業是有經濟利潤的,說明此時的價格高于ATC,而ATC又會被MC穿過最低點,明確這幾點之后畫出ATC曲線即可。
Q1:(b)

分析:由于此時企業的產量是利潤最大化的,MR>0,而MR與橫軸的交點位于demand和橫軸焦點的中點,所以此時對應的需求曲線是中點的左上半部分,是富有彈性的。
Q1:(c)

考點:unit 3&4- deadweight loss and breakeven point
分析:題目中說現在企業不再追求利潤最大化,而是盡量多生產直至TR = TC,也就是讓P = ATC, 對應到圖像中就是demand和ATC的交點,其對應的橫軸數值就是Qz;而此時MC是高于價格的,產量比社會最優產量還要多,總剩余大于初始狀態,不會有無謂損失。
Q1:(d)

考點::unit 4-game theory in oligopolies
分析:當NCHart 選擇Qm時,TXDrug stay out利潤為$0,enter利潤為$1, $1>$0,TXdrug會選擇enter;當NCHart 選擇Qz時,TXDrug stay out利潤為$0,enter利潤為-$1, $0>-$1,TXdrug會選擇stay out,所以TXDrug的選擇是隨對方的選擇變化的,TXDrug沒有占優策略。第二小問,當TXDrug stay out時,NCHart選Qm利潤為$10, Qz利潤為$0,$10>$0, 所以NCHart會選擇制定Qm。根據前兩問我們可以得知TXDrug沒有占優策略,而NCHart再經過對比之后可以得知是有占有策略的,它會始終選擇指定Qm,所以那什均衡就是NCHart制定Qm, TXDrug選擇enter。
Q2:(a)

考點:unit 6- negative externality的圖像
分析:題干中說銅的生產會帶來污染,所以該商品是有負外部性的,圖像中有兩條成本曲線,MSC>MPC,兩條線都是斜向上傾斜的并且垂直差距恒定(marginal external cost is constant)題目中沒有特殊說明benefit,所以MSB=MPB,兩條線都是斜向下傾斜的。市場均衡數量是MPC 和MPB的交點對應的橫軸量,社會最優數量則是MSB和MSC的交點對應的橫軸量;社會最優數量應小于市場均衡數量。
Q2:(b)

考點:unit 5-deadweight loss in the production of goods with negative externality
分析:這題告訴我們現在對于銅的需求增加了,所以MB會向右移動,導致市場均衡數量增加,新的市場均衡數量與新的社會最優數量之間所差的三角形即可代表無謂損失。
Q2:(c)

分析:此時如果為了達到社會最優數量,政府可以收取與邊際外部成本(MEC)相等的單位稅,可以使私人成本增加,MPC曲線向左(上)移動,直至MPC與MSC重合,市場均衡數量與社會最優產量相等。但lump-sum tax(定額稅或一次總賦稅)短期內僅改變固定成本,并不會影響MPC,所以并不能使數量變到與社會最優數量一致。
Q3:(a)

分析:當企業達三個廣告的時候,總收益是$3000, 總成本是$800,凈收益就用3000-800即可。
Q3:(b)

考點:unit 1- cost and benefit analysis
分析:這題要求的是第三個廣告的邊際凈收益,需要用邊際收益減邊際成本;第三個廣告的邊際收益用3000-2200可以求得,邊際成本用800-500可以求得,兩者相減即可。
Q3:(c)

分析:對于企業來講,只要邊際收益大于邊際成本,打廣告就還是有利可圖的,所以AZY公司打第四個廣告的邊際收益是3600-3000 = $600,邊際成本是1300-800 = $500, 邊際收益大于邊際成本,所以第四個廣告還會打;但是第五個廣告的邊際收益是4000-3600 = $400,邊際成本是2100-1300 = $800, 邊際收益小于邊際成本,AZY公司不會打第五個廣告,最優的廣告數量就是4個。
Q3:(d)

分析:題目中說此時每個廣告的邊際收益都增加了$300,在變化之后,需要將新的MB和MC進行對比,步驟類似前一小問,最終可得出最優的廣告數量是4個。
Q3:(e)

分析:假設現在這個市場中有很多家企業,每家企業都會打廣告并且不考慮其他競爭對手的選擇,問此時描述的是哪種市場結構。從很多家企業我們可以推斷出該市場是具有競爭性的,而企業又會對各自的產品打廣告則說明不同企業的產品是有區別的,所以推斷出該市場應為壟斷競爭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